有效激活内需方能缩短制造业筑底期


     【行业经济分析】有效激活内需方能缩短制造业筑底期
--------------------------------------------------------------------------------
发表日期:2012年2月6日 共浏览114 次 出处:中国经济信息网 作者: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谭浩俊 【编辑录入:infomkt】



[摘要] 本文分析指出,只有当各级政府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武器”、“看家本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各种社会资源才会向实体经济流淌,一旦这样的格局形成,制造业自然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并在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风险和压力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中经评论·北京)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2月1日发布的信息,2012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去年12月微升0.2个百分点。虽然结果比此前各方预测的情况略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已步入上升通道,进入正常复苏状态。从各项分类指标的情况可以看出,制造业仍处于筑底过程。最乐观的估计,制造业要真正步入复苏和上升通道,至少要到二季度。
  
  首先,生产指数回升的“春节行情”特征十分显著。信息显示,带动今年1月生产指数上升的,主要是烟草制品、饮料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等与“春节行情”有关的行业,与“春节行情”关联度较小的纺织、通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制造等行业,不仅生产量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十分显著。如果剔除“春节行情”,制造业的生产指数极有可能不会回升。
  
  其次,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仍存在较大落差,预示着企业库存状况仍然十分严重。1月生产指数为53.6%,而新订单指数只有50.4%。虽然从回升的情况看,新订单指数比生产指数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从实情看,是因为烟草制品、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等与“春节行情”密切相关行业的拉动所致,而纺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与“春节行情”没有多大关联度的行业,不仅新订单指数连续位于40%以下,且数量大幅下降,表明企业产品“压库”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资金周转严重不畅,资金紧张和成本上升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同时,出口订单指数也出现了1.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1月制造业市场需求的回升,无疑主要因素来自国内,制造业出口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缩短制造业的筑底过程,尽快步入复苏和上升通道呢?毫无疑问,牢固确立实业为本的观念,高度重视和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必须坚守的目标。只有当各级政府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 “看家武器”、“看家本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各种社会资源才会向实体经济流淌,实体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基础和保证。一旦这样的格局形成,制造业自然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并在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风险和压力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当前的机制格局下,地方政府能真正把实体经济当作“看家武器”、“看家本领”了吗?
  
  “春节行情”给我们的昭示是,只要能有效激活国内需求,就能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实际情况也是,在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如果国内需求再不能有效激活,不仅制造业难以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稳定经济增长也会出现很大问题。而激活国内需求,先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遏制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提高职工收入的分配比例,必须尽早拿出切实措施;再要激活“两端消费”,即低端消费和高端消费。前者重在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等。对后者,则是降低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税率,把高端消费留在国内。这方面潜力相当大,市场也相当大;另外,加大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建设力度,把居民的住房消费潜力激发出来;还有,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制造业发展之所以陷入“瓶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间资本大量逃离实体产业。因此,让民间资本重回实体产业,是个十分现实和急迫的问题。虽然相关的政策规定出了不少,但效果并不彰显。一方面,虽然民间金融也随着风险在不断加大,让介入者有了更多后顾之忧。但实事求是地讲,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仍然有着明显高于实体产业的获利空间,因此,民间投资者投资实体产业的热情仍然不高;另一方面,不能不说,是因为很多领域仍然没有对民间投资开放,或者开放度很低,影响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民间资本不能有效转向实体产业,制造业要想真正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困难是相当大的。特别是一般制造业的主要力量是民间资本。所以,如何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让民间资本回归实体产业,需要有更加务实、可靠和有效的政策措施。
  
  投资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温总理在最近一次国务院会议上说,要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抓紧布局、有序推进新的国家重点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这也意味着,投资拉动仍然是今年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关键是,投资不能“走偏”,而应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事关民生的事项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上。
  
  楼市调控两年来,在有效遏制房价恶性上涨、遏制住房过度投资和投机的同时,由于行政色彩过浓,对刚性需求和相关产业确也造成了某些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巩固调控成果的同时,适当调整和优化政策,如以房产税取代限购限价等,也是需要抓紧研究的问题。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整,但不能长期低迷,这就需要优化调控手段,从治标走向治本。
  
  当然,在欧美发达国家不景气的情况下,调整出口战略,把重点适度转向新兴经济体国家、非欧美发达国家等,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也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只要制造业尽快走出筑底期,中国经济的前景就将充满希望,中国经济及其社会稳定和谐就有了坚实基础。现在国人的期待是,制造业复苏的时间别拖得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