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斐然 下半年仍存挑战


     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自2007年三季度以来同比增速连续七个季度回落后的首次加速。

  除了上述宏观经济数据,结束5个月负增长终在6月份“转正”的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的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以及持续升温的房市、股市和车市,都在印证着中国经济正在回暖的事实。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6日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尽管如此,但业内专家依然提醒,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回升主要来自刺激政策的到位以及强劲内需的启动,外需疲弱,总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的现实依旧存在。下半年增长仍面临多重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半年消费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投资拉动6.2个百分点,而净出口下拉2.9个百分点。从GDP增长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尽管目前的宏观经济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但是反弹的基础并不牢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在结构上呈现出“两面性”,即“政策性反弹”与“市场性下滑”两种力量并行,导致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呈现“底部振荡”的特点。中国宏观经济向“全面市场启动”阶段过渡的基础依然薄弱。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下降了21.8%,而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综合则同比增长15%。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近期的增长主要靠国内市场拉动,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国内市场对重工业品的需求,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回升,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显著提高。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由于外需持续下滑,内需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内需的拉动主要依靠了政府投资的拉动,民间投资还没有及时跟进。虽然市场预期也在回升,并且会在经济刺激下逐季回升,但是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仍有不少的挑战和风险值得关注。

  李晓超表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当前促成经济反弹的主导力量来自存货调整和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最终需求中依赖外部经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而外部环境低迷不振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还在持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还在延续,社会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困难较大。

  国家信息中心在其日前发布的经济形势分析中指出,经济成功触底回升,基础主要是库存调整短周期反弹,并不等同于趋势性经济复苏。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在进一步消化库存的同时,将面临消化过剩产能的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性产能过剩将使我国“去产能化”过程任重道远。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真正复苏仍将取决于持续的私人消费取代政府需求。目前私人部门投资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如果在财政刺激计划逐步落实和未来力度减弱之后,私人部门投资仍能够全面启动并复苏,才将真正实现政府预期的全面经济复苏。

  对于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下半年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趋势,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左右。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加之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外需回暖、政策显效、价格回升、汇率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都将呈收窄趋势,进口回升快于出口。同时,“去库存化”任务基本完成将有利于结束价格下行周期,年内居民消费价格很有可能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