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务部公布了《2008年中国产业安全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报告从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成长性、产业发展环境、重点行业的产业安全等几方面,围绕钢铁、石化、轻工、纺织、机械、船舶、汽车、电子、建材、有色等10个重点行业对2007年以来的中国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
外资并购意图增强
报告指出,外资并购领域不断拓宽,正在从一般消费品行业向装备制造业、原材料等基础性行业拓展;独资化倾向明显,1984年到2007年,外商投资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由3.8%上升到78%;外资并购的战略意图增强,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知名和规模企业甚至龙头企业增多。在重点行业的产业安全状况看,汽车、电子产业控制力较弱,汽车、石化、有色竞争力较弱,石化、电子、有色等产业成长性较差。
产业安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发展环境方面方面,产业安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产业发展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日趋减弱,能源矿产及环境的制约作用不断显现,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工业的竞争优势。
工业领域产业安全风险加大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领域产业安全风险加大。其中的关键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下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既要继续扩大开放,又要防止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的出现。在短期内,将从产业绩效和成长性方面,对产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认为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化,企业出口难度加大,成本上升压力依旧存在,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企业赢利能力下降等方面将将影响中国未来产业安全。
十条建议维护产业安全
对此报告提出了十条建议维护产业安全。主要是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控制力和品牌控制力;加快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面对危机的承受能力;完善产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贸易救济体系与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等。
以下是报告全文: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使国内产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面对新的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政策,努力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为准确掌握中国产业安全状况及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组织有关研究机构,从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成长性和产业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围绕钢铁、石化、轻工、纺织、机械、船舶、汽车、电子、建材、有色等10个重点行业(2007年这10个产业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的94%、85%和76%),对2007年以来的中国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
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和产业安全形势呈现出急剧变化的特点。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总体上产业安全状况比较好,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调整相互交织叠加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第3季度以来产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从产业控制力方面看,工业企业产业控制力加强,但外资进入呈现新的特点。首先,内资企业市场控制力有所增强。2006年到200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由68.39%提高到70.27%,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则分别从20.39%和19.48%降低到16.90%和16.86%。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减速迹象。2007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了利用金额增长而新设立企业下降的局面。从2008年4季度开始,吸收外资的金额呈现快速回落态势。2008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下降27.35%。第三,外资进入方式呈现新特点。外资并购领域不断拓宽,正在从一般消费品行业向装备制造业、原材料等基础性行业拓展;独资化倾向明显,1984年到2007年,外商投资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由3.8%上升到78%;外资并购的战略意图增强,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知名和规模企业甚至龙头企业增多。
从产业竞争力方面看,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企业绩效和贸易竞争指数下降。一是工业企业绩效水平增速从高位回落。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大幅上升;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导致行业销售率下降,产成品库存资金较快增长。二是工业组织结构趋于分散。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大中型企业在工业中的地位有所降低。分散化的组织结构增强了一些竞争性行业的活力,但在很多行业也导致了规模不经济的局面。三是贸易竞争指数下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企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明显下滑,2008年1-11月,贸易竞争指数为10.76%,明显低于2007年12.05%的水平。四是技术竞争能力有所提升。2007年以来,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增加,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工业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从产业成长性方面看,工业经济由高速增长快速转向低速,高成长性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产值规模增速大幅下滑。2008年以来,工业增长呈现减速趋势,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更是快速下滑。200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同比减缓5个百分点。市场和要素供给增速快速降低。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24.1%,资产总额增速降至17.61%,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增长率仅为3.45%,远低于2007年7.02%的增速。工业品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价格剧烈波动给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
从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看,工业发展环境趋于复杂、产业安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产业发展的风险。一方面外部需求大幅度减弱,导致中国工业品出口下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供给矛盾和产业竞争。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进口限制措施、歧视性规则困扰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摩擦对中国参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化产生了很大阻碍。三是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部分国外企业为转嫁危机,大量低价倾销产品,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利益,产业维权诉求增多。四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日趋减弱。近年来,劳动力、土地等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内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加大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本压力。五是能源矿产及环境的制约作用不断显现。六是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工业的竞争优势。
从重点行业的产业安全状况看,根据产业安全评价相关指标分析,10个重点行业在产业安全方面的表现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总体看,到2008年底,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控制力强,船舶、轻工、机械次之,而汽车、电子产业控制力较弱;船舶、纺织服装、建材、轻工等产业竞争力较强,机械、电子、钢铁次之,而汽车、石化、有色竞争力较弱;机械、汽车、船舶等产业成长性较好,轻工、纺织服装次之,钢铁、石化、电子、有色等产业成长性较差。
从今后一个时期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看,一是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将在经济周期调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仍将继续处于衰退之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显著放慢。中国融入全球化的企业正面临极大的挑战,需要应对的风险不断增大。二是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化,企业出口难度加大。与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新形势下的贸易壁垒形式更为多变和隐蔽。中国工业企业将面临应对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和破解新兴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多重压力,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三是成本上升压力依旧存在,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升是长周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企业效益下降的压力加大,形势比较严峻。四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应将会显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4万亿刺激内需计划,先后制定和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为保障国内产业安全运行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全球化进程加速也使中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经受贸易摩擦和国际经济动荡的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领域产业安全风险加大。其中的关键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下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既要继续扩大开放,又要防止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的出现。在短期内,将从产业绩效和成长性方面,对产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能够通过鼓励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技术创新和优化结构,则有可能提高技术控制力、品牌控制力和结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安全。
今后一段时期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是:近期产业成长性普遍面临困难,保增长成为当务之急;要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控制力和品牌控制力;加快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发展的结构竞争力;要灵活应对当前形势,缓解外贸发展的困难局面;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面对危机的承受能力;还要加强信息化和公共平台建设,为提高产业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提供外部条件;完善产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贸易救济体系与机制,加强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加强预警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积极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秩序,为产业安全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