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即将出炉


     继媒体披露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有望9月完成初稿之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获悉,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课题调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有望于9月之前将成果上报国务院。

  就如何着手并做大做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应以五大问题为抓手,重点在核心技术的掌握。

  蓝图即将绘就

  “当前,全球正面临新一轮产业及结构调整,中国现有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被寄予厚望。

  冯飞说,中国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比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同样意义重大。

  他认为,如果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中国经济实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但设若发展不好,没有抓住当前机遇,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将更加突出甚至恶化。

  据冯飞透露,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始着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课题调研,先后分行业做了一些调研,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环保节能以及数字电视等行业,目前正在开展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前期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后续工作将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综合性思路”,上报国务院领导。

  据日前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的调研组分别调研了湖南、湖北、浙江、辽宁、广东和上海等地,听取各地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意见,预计从4月份开始新兴战略产业的区域调研将结束,进入行业调研阶段,为6月份尽快出台促进新兴战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供政策依据,而相应的规划12月份可能会出台。此外,也有媒体称,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有望9月完成初稿。

  冯飞同时透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有望于9月之前将调研成果上报国务院。他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可望达到20%以上。

  五大问题待解

  如今,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都已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浪潮。冯飞指出,目前在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

  首先是技术风险。冯飞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目前,对于这一产业的实质及其发展思路把握,尤其是技术风险的认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主要是争投资和拉投资,不计产业基础,在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缺乏情况下,力图短期内上规模,出现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领域最大的特点是技术的不确定性,很多技术不够成熟,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他说,比如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多晶硅制备技术,目前就有改造西门子法、新型硅烷法以及最新出现的技术,不同的技术生产一千克多晶硅,耗电相差100多度。一项投资数十亿元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盲目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应尽量规避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是体制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是高技术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产业组织形态及其特点看,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和创新活跃期。冯飞说,小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通常非常活跃,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实际运作中,有关部门容易只重视大企业和发展结果,小企业及其创新往往被忽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这就需要将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金融创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是组织方式问题。冯飞强调,掌握核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而我国现在的情况是该领域的大企业块头不够大,很多又是技术跟随,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往往只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环节,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中小企业力量整合集中起来,使之在产业链上发挥各自的优势,需要组织方式创新。他认为,联盟方式是最佳的组织方式,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抓联盟,抓产业创新。

  第四是产业化应用问题。任何一项高新技术如果得不到应用,必然失去意义。冯飞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光要重视技术创新,同时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的拉动作用,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应该两头激励。当前,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备了快速推进产业化或进入应用导入期的条件,相应的激励、扶持政策也应该及时跟上,当然,这些政策也要用对地方。

  第五是管理创新问题。这些年,我国新批了多个区域性创新主体功能区和实验区,同时有许多中央和地方组织的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冯飞说,怎么把国家的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结合起来,使其形成强大的合力,让国家创新计划落地、做实,同时也避免地方盲目发展相互恶性竞争,产生不必要的内耗也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他总结说,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败关键在核心技术的掌握,要把重点放在这方面,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应围绕解决上述五大问题为抓手,抓产业创新联盟,抓体制和机制改革,清除各种障碍,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创造条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导国内外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让社会资金过多地流向楼市、股市,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