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投资1.5万亿力推黄三角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家先后把发展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布局,把黄三角作为北翼重点推进实施。日前,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25个部委组成的调研组奔赴山东,实地考察黄三角,之后中央会有相关文件出台。黄三角开发有望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目标:生态高效经济区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开发的大河流域,黄三角甫一登场便瞄准了“生态高效”四个字,用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的话说就是黄三角开发不能“穿旧鞋走老路”,转变发展模式成为黄三角开发建设最大的亮点。

  “黄三角开发定位的要点是生态高效,就是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这是黄三角区别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最鲜明的特色。”东营市市长张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东营市已经确定了黄三角开发框架中的“四区一城”,“四区”指的是在东营的东部沿海,在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北向南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渔业畜牧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一城”则指的是充分利用黄河水把东营打造成“黄河水城”。而今年东营将投资1100亿元开发黄三角主要发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现代渔业和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与中海油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设临港产业区,港口建设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港区配套工程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先后落地,投资总额达到450亿元。同时黄河旅游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游客中心、游船码头、汽车营地等项目已经开工。另外,初期开发的4万亩渔业产业区基础工程也已全面展开。

  3月初又传来好消息,联合国工发组织已正式批准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东营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项目立项。由此东营可以充分借助联合国工发组织在全球积累的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和经验,完善和壮大东营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经济转型。按照黄三角开发建设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新能源基地正是东营着力培育的产业之一。

  底气:资源丰富,环境优良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有被称为美国“水城”的新奥尔良港口,还生产全美18%的石油和16%的水产;湄公河三角洲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四季飘香的果园和风情万种的景色,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还有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已然独秀一方……全世界都在做着一个关于“三角”的梦想。一方面区域经济带的发展越来越繁杂,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等硬约束却越来越突出,沉睡多年的黄三角能否在众多实力雄厚的经济带中脱颖而出,承担起中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呢?

  东营市市长张建华对此信心满满,给记者掰着指头数了黄三角的优势。第一是土地资源,黄三角区内拥有未利用土地800多万亩仅东营市就有430万亩,基本上是国有的荒地和盐碱地,而且成片连方。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可以说这是最后一块成片连方、尚未开发的土地。这在近年来中国政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背景下成为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第二是淡水资源。整个北方普遍缺水,而黄河在东营入海,一年流经东营的水量有200亿立方米,而且东营引水、蓄水的条件比较好,蓄水能力达到9亿立方米,引一次黄河水,就可以储水9亿立方米。第三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在东营已经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是47亿吨,天然气探明的储量是2212亿立方米,胜利油田每年的原油产量在2700多万吨。所以,这里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同时具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要素。

  黄三角的区位优势同样难得。山东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表示,黄三角毗邻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等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使其在参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后有望成为推动中国东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黄三角应该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搞好产业定位,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并主动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转移。

  愿望: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在今年的两会上,从山东省省长到东营市市长,都在力推“黄三角”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以期获得更大的政策、资金支持。

  据了解,在土地保障方面,东营市前段时间已经争取到了国土资源部支持,很有希望被正式列为国家土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对于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资格,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土地障碍由此解决。在交通配套方面,东营港的吞吐能力在迅速扩大,项目全部完工后将成为山东“一体两翼”之中“北翼”最大的港口;对现有的东营机场进行改造扩建,计划开通更多国内航线,同时开通东营至韩国、日本的国际航线;另外,已经开工的黄大铁路和今年下半年开工的德龙烟铁路将实现和京广线、京沪线的直接连接。黄三角开发建设的整个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构建起来。而在开发资金方面则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企业投资、企业上市融资以及银行信贷等方式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目前,山东省、东营市和银行正在研究组建一个黄河三角洲开发基金,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建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合作发展机制,推动相互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条件成熟时,组建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截至目前,交通配套、产业布局、土地政策等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又适逢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黄三角开发正当其时。

  经常在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中听到一句顺口溜:“30年前看广东,30年后看山东。”如今,改革开放刚好过去了三十年整,黄三角开发的号角又适时吹响,山东也将其作为经济发展重心推进,2008年连续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给予黄三角各项扶持政策达三十多项,涉及土地、财税、基础设施投资等各个方面,“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5万亿元,并努力推动其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三角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