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在单县再也看不到焚烧麦秸、“狼烟”四起的现象,大车小辆满载着麦秸,运往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公司。到今年麦季,这个发电厂已“吞下”110万吨秸秆,累计发送绿色电量7.7亿千瓦时,为当地农民增收2.4亿元。
这是我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一个成功典型。
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于2006年底建成投产,采用世界领先水平的丹麦木质燃料锅炉技术,装机容量为2.5亿千瓦,是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纯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去年11月,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工程在冠县投产,年可消化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和麦草等17万吨,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随后,全省首个焚烧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在泰安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8000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省经信委主任郭述禹介绍,到去年底,全省已投运生物质发电项目25个,装机容量42.5亿千瓦,去年发电总量达到13亿千瓦时。目前,还有在建生物质发电项目20多个,装机容量40多万千瓦。
除了利用生物质直燃发电外,我省在生物质气化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沼气是我省开发利用最早、推广普遍的生物质能源技术,探索出了“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猪—沼—果”等多种沼气发展模式。到去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户用沼气200多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60处,年产沼气13亿立方米,相当于标准煤100多万吨。省科学院在济南市历城区柿子园村建成生物质气化发电站,年消化干秸秆2100吨以上,发电140万千瓦时。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的全球能源奖颁奖仪式上,这个项目获得了“空气奖”提名和国别奖。
在生物燃料开发领域,我省也取得了骄人成绩。一些地方利用荒碱地,加快培育速生、高产能源植物品种,推进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开展了以甜高粱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液体燃料生产试点。山东金园甜高粱秸乙醇开发公司在纤维分解发酵乙醇这个世界性能源攻关难题上实现突破,乙醇收率提高了60%,达到产业化开发的要求。山东冠丰创世纪生物技术公司与省花生研究所合作,利用花生油下脚料和地沟油开发生产生物柴油,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成功掌握这一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这项技术可使1吨花生油下脚料转化近1吨生物柴油,1吨地沟油转化0.9吨生物柴油。同时,在国内首创从大米草和碱蓬中提取生物汽油的技术。这些研究成果扩大了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来源,使得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开发前景空前广阔。
|